中国音乐学杂志
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
主管/主办: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/中国艺术研究院
国内刊号:CN:11-1316/J
国际刊号:ISSN:1003-0042
期刊信息

中文名称:中国音乐学

语言:中文

类别:文艺

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

主办单位:中国艺术研究院

创刊时间:1985

出版周期:季刊

国内刊号:CN11-1316/J

国际刊号:ISSN1003-0042

邮发代号:82-185

定价:188.00元/年

出版地:北京

首页>中国音乐学
  • 杂志名称:中国音乐学
  • 期刊级别: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
  • 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
  • 主办单位:中国艺术研究院
  • 国际刊号:1003-0042
  • 国内刊号:11-1316/J
  • 出版周期:季刊
  • 期刊荣誉: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
  • 期刊收录:北大核心期刊(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),知网收录(中),CSSCI 南大核心期刊(含扩展版),万方收录(中),维普收录(中),上海图书馆馆藏,国家图书馆馆藏
中国音乐学期刊介绍

(1)来稿务必论点明确,论据充分,文字精炼,数据可靠;每篇论文(含图、表)一般不低于5000个汉字为宜,应包括(按顺序):题目(一般不超过20汉字),作者姓名,作者单位、地址、邮编,中文摘要,关键词(3~8个),中图分类号,正文,参考文献。稿件需提供英文题名、作者名、单位、摘要、关键词。另外,请在文稿地脚处依次注明该文属何种基金资助(附基金号)并注明通信作者的信息(姓名、研究方向、学位、职称、电话、E-mail)。

(2)关键词:3-5个,以空格号相隔。关键词请按照《CYT173-2019学术出版规范关键词编写规则》编写。

(3)正文中表示标题级别的序号形式,一般从大到小依次为:“一”“(一)”“1”“(1)”“①”等。可以根据标题的实有级别,跳过某些形式的序号。

(4)稿件正文请勿署名,作者姓名、作者简介、通信地址、电话及电子邮箱地址等请另页给出。正文中应注意避免出现与作者身份有关的信息。

(5)原创性要求:所有投稿论文必须是原创的,未在其他期刊或会议中发表过,也不能与其他刊物同时投稿。若论文中包含已发表过的内容,请在投稿时说明,并标注新创部分。

(6)学术水平要求:被接受的论文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,包括科学性、深度、创新性和可靠性。论文应基于科学方法进行研究,数据应准确可信,结论要清晰明确。同时,鼓励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价值。

(7)文章格式要求:投稿稿件应使用中文撰写,并按要求进行排版。主要包括题目、作者信息、摘要、关键词、引言、研究方法、实验结果与讨论、结论、参考文献等部分。

(9)引用格式要求:引用的文献请按照国际通用的学术引用格式进行,确保参考文献的准确性。

(10)插图和表格:均应有中、英文图名和表名,坐标图中的标目要用量和单位之比表示清楚.文中图、表应有自明性,且随文出现。


栏目设置
民族音乐学、古代音乐史、近现代与当代音乐、作曲技术理论、外国音乐研究、综述与书评
数据库收录/荣誉
北大核心期刊(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),知网收录(中),CSSCI 南大核心期刊(含扩展版),万方收录(中),维普收录(中),上海图书馆馆藏,国家图书馆馆藏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
中国音乐学杂志投稿须知

一、中国音乐学来稿一般以不超过两万字为宜,凡内容充实的中、小型稿件将优先刊用。来稿除正文外,请附20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和2一4个关键词。稿件请用横格稿纸誊清,要求书写工整规范,引文及参考文献务必校核无误并详细注明出处,请用尾注(有关要求请参见本刊2000年第4期《撰稿格式要求》),谱例一律用五线谱,译稿请附原文,并附版权授权书。所附图片务必清晰,图片版权自行负责。欢迎作者提供文章标题、关键词和内容提要的英文译稿。本刊欢迎打印稿,欢迎软盘投稿。

二、编辑部对采用的稿件在文字上可作必要的修改、删节,对内容的修改将与作者沟通、并达成共识。印刷前的清样会请作者做最后的确认。

三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(发表时笔名听便)、性别、工作单位、出生年月、详细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,以便联系。

四、因经费所限,未采用稿件,恕不退还,务请自留底稿。如六个月内未接到本刊通知,稿件即可自行处理。

五、稿件一经刊用,即付稿酬。另,本刊已入编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,并已入“中国期刊网”,凡随刊入编的稿件,不再另付稿酬。

六、本刊已有电子信箱,欢迎通过电子信箱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并投稿。

期刊引用
年度被引次数报告 (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)
往期文章
  • 礼俗仪式音乐价值的文化认知——从波斯—阿拉伯玛卡姆的起源“集会”仪式谈起

    礼俗“集会”仪式的音乐活动与“永恒客体”的音乐形式是两种类型音乐的文化存在,而非所谓“进步”与“落后”的两种存在。东方音乐的玛卡姆、曲牌、拉格都是在一种音乐活动中的表现,而非固定的音乐“曲式”,东方与西方音乐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——“现实实有”音乐与“永恒客体”音乐。文章分为四个部分:一、“集会”仪式是阿拉伯文学玛卡梅...

    作者:管建华 刊期: 2017年第02期

  • 瑶族婚俗仪式音乐的历史与变迁

    本文对瑶族婚俗仪式音乐展开“历史与田野”双重维度的观照,进而把握瑶族传统音乐的整体文化意义。笔者通过对广西贺州过山瑶婚俗仪式音乐的考察,认为其是自宋代以来瑶族传统文化在长期的中国政治、社会、历史发展语境中,经受一系列“濡化”“涵化”过程的礼俗文化产物。它同时也是多元化社会、历史背景下的与他文化互动、交融后的一种文化的选...

    作者:赵书峰 刊期: 2017年第02期

  • 明代的太常乐舞生

    乐舞生是明清时期一个出身于“非贱民”阶层,主要承应封建国家大、中祀吉礼之雅乐,与乐户在社会身份、管理机构、行使职能等方面有明显区别的群体。明代太常乐舞生是元代礼乐户的后继者,太常乐舞生的管理机构神乐观是元代大乐署的延续。

    作者:张咏春 刊期: 2017年第02期

  • 国家在场——佛教音声文化研究的重要维度

    国家力量在佛教音声的历史流变中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。帝王崇佛与官乐佛存,“三武一宗”灭佛与僧人破戒奏乐,《申明佛教榜册》的颁施与瑜伽教僧的专职化,永乐皇帝“名称歌曲”的颁施与俗曲佛用传统的合法化,藏传佛教音声在汉地的传承无不彰显出“国家在场”的重要影响,国家在场是佛教音声文化研究的重要维度。

    作者:孙云 刊期: 2017年第02期

  • 《诗经》“二南”乐歌与“礼”“俗”

    周初始创“礼乐制度”,赋予“乐”以新义。“乐”本民俗之物,后被纳入“礼制”,表明周“乐”有自身的历史进程。该进程既是“乐”义衍生的过程,亦是周“乐”演变的过程。《诗经》“二南”乐歌编撰过程及其“多义性”即是例证。本文从民俗角度着眼,讨论《诗经》“二南”乐歌中与此相关的问题:1.周代的“礼俗”与礼俗乐之关系;2.《诗经》“二南”...

    作者:李方元; 韩朝 刊期: 2017年第02期